万步炎:向着更深更广阔的海底挺进
——记时代楷模、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
万步炎,男,汉族,1964年1月生,湖南华容人,中共党员,现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,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,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,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。他潜心立德树人,注重言传身教,大力奖掖后学,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创新团队,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。
1985年,万步炎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,并进入初建的海洋采矿研究室工作。就这样,他在这个领域一干就是30多年……
1999年,万步炎带领团队“出道”,启动海底钻机关键技术自主研究,他的梦想,是成为我国租用国外钻探船开展海域资源勘探的“终结者”。
开启这项研究,他也是“半路下海”——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主攻陆地上的探矿工程。为研发海洋勘探先进技术,万步炎不得不自学电学、工学、物理、液压、计算机软件、机械加工、编程……
2003年,他带领团队造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,在海底下钻0.7米,打下第一个“中国孔”;
2005年,团队成功研制世界首台“一次下水多次取芯”的富钴结壳专用钻机,大大提高了采样效率,从海底传回的图像也由黑白升级成彩色;
2010年,团队研发的深海深孔岩芯取样钻机,又把海底钻探深度推进到20米;
2015年,“海牛号”在3000米海水下下钻了60米,跨越了国际公认的50米难关。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;
2021年,“海牛Ⅱ号”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海底成功下钻231米,刷新世界纪录。
关键技术完全自主研发、150余项国家专利、16项国际发明专利,“海牛Ⅱ号”的成功意味着,我国海底矿产资源探采装备技术已基本满足了海洋资源的勘探需求。
万步炎带着“海牛家族”,用了30多年时间,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装备与配套地质钻探技术的突破、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。
“别人能做到的,我们一定能做到,别人还没有做到的,我们中国人也有可能先他们一步做出来!”2023年全国两会“代表通道”上,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自信宣告。
一次次穿越海上风浪,一次次跨越科研鸿沟。“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。”当你选择了勇往直前,梦想,终将带你抵达远方;热爱,一定会把未来照亮!